怎樣合理選擇工作輥的原始輥型?
發布時間:2023-08-22 瀏覽次數:838次 來源:
工作輥原始輥型的合理選擇是以正常生產條件下相對穩定的軋制力、軋溫和輥身磨損特點為依據的,原始輥型本質上起到補償各因素的平均影響的作用。生產中,對輥型的控制和調整又是在原始輥型的基礎上實行的,或者說是以原始輥型為其出發點的。因此,原始輥型選擇的合理與否對輥型控制的效果有直接影響。由此可見,合理的輥型設計與輥型的實際控制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檢驗原始輥型的合理性應從產品質量、設備利用情況、操作的穩定性以及是否能有效地減輕實際輥型控制與調整工作等方面來衡量。原始輥型凸度選的過大或過小,都會在帶材產品的板形與橫向厚度差上反映出來。凸度選的過大會引起軋件的橫竄以及容易造成斷帶事故;輥型凸度選的過小又有可能限制軋機能力的充分發揮,因為原始凸度小,在實際操作中,壓下稍微給大一些,帶材就會因出現邊浪而報廢,盡管此時實際操作中軋制力還遠達到允許值。
在生產中,原始輥型的選定除了進行必要的理論計算外,還要靠經驗估計與對比。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套行之有效地輥型制度都是經過一段時期的生產試軋,反復比較其實際效果之后才確定下來的,并且隨著生產條件的變化作適當的改變。軋輥磨損的影響也可以通過合理的選擇原始輥型來補償。對于四輥軋機來說,由于工作輥與支撐輥的換輥周期不同,因此完全有可能做到更換一次工作輥其輥型凸度將適當增加,以彌補支撐輥磨損帶來的影響。其特點是:隨著支撐輥的逐漸磨損,工作輥凸度也逐次增加。